三月,美好不止春天
西北的三月,春寒料峭。清晨打开窗户,寒风扑面而来,远处的山峦还披着薄薄的白霜。土地尚未完全解冻,踩上去还能听见咯吱咯吱的声响。河面上的冰层刚刚消融,河水裹挟着碎冰,缓缓流淌。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,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,新的一天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拉开序幕。
正午时分,太阳爬上了头顶,阳光明媚,暖意渐渐浓了起来。春意还未完全舒展,但生活的美好早已悄然绽放。田间地头开始热闹,农人们扛着农具,开着拖拉机,陆续来到地里。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旷野的寂静,惊起了在田间觅食的麻雀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三月,是最适合开始的季节,趁着天气晴好,大家都在抢抓农时。拖拉机在地里来回穿梭,翻起的泥土散发着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气息,被重新唤醒,充满着生机与活力。妇女们跟在后面,仔细地将土块打碎,整平,再压好被风吹起来的地膜,一片繁忙景象。
在种药材的田里,药农们弯着腰,仔细地将党参苗播撒在覆盖好地膜的田垄上。这些小小的党参苗承载着他们一年的希望,也是西北山区人们主要的经济来源。党参苗放的深浅、间距都有讲究,太深了无法破土而出,太浅了则经不起风吹,待到发芽的时候这里还会飘起薄薄的霜,担心被霜杀死。老把式们一边干活,一边给年轻人传授经验:“种党参是一门技术活,要像照顾孩子一样,马虎不得。”
傍晚时分,太阳西斜,气温又开始下降。农人们收拾好农具,三三两两地往家走。春风拂过脸颊,虽然疲惫,但脸上都带着笑意。他们知道,今天播下的种子,来年就会长成金灿灿的党参,换来一家人的好光景。
西北的春天来得晚,但从不缺席。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农人们用勤劳的双手,播种希望,耕耘未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这片土地必将回馈他们丰厚的回报。
文 丁彩梅/图片来源于素材库